-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 教师厅〔2018〕7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北京外国语大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教师〔2018〕2号)精神,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经研究,教育部决定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为在全国层面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二、工作内容 (一)宁夏试点工作主要内容 宁夏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作为“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开展如下试点行动。 1. 教师智能助手应用行动。遴选一批具备条件的学校,建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实验校,积极推动教师利用智能助手和情境化学习资源等优质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提高教师工作效能,探索开展智能教育。 2. 未来教师培养创新行动。在宁夏大学和宁夏师范学院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基地,与人工智能骨干企业或高水平师范大学联合建立实验室,创新教师培养环境,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探索培养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挑战的教师。 3. 教师智能研修行动。升级宁夏教师网络研修平台,探索建立教师发展测评系统,支持教师有效选学,精准推送课程资源,优化培训成效评价,探索开展教师智能研修。 4. 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行动。遴选一批信息化管理能力较强的优秀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分别开展智能教育领导力研修和教学能力研修,为智能教育开展培养一批“种子”。 5. 智能帮扶贫困地区教师行动。通过教育发达地区高水平学校与宁夏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建立远程同步智能课堂,实现教师“智能手拉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共享,助力贫困地区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 6. 宁夏教师大数据建设与应用行动。将宁夏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与宁夏教育云和宁夏教师网络研修平台等系统对接,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师学习发展数据,探索建设和应用教师大数据,支持教师工作决策,优化教师管理流程。 (二)北京外国语大学试点工作主要内容 1. 智能教室建设行动。建设一批智能教室,有效整合新技术手段,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教育环境,为教师教育教学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2. 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行动。对教师进行智能教育素养培训,帮助教师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进展,推动教师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 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建设行动。建立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实现教育教学的智能测评和诊断,支持教学示范、模拟教学和虚拟教研等教师发展功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 教师大数据建设行动。采集教师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形成教师大数据,建立教师数字画像,进行教师大数据挖掘,支持学校决策,改进教师管理,优化教师服务。 三、组织实施 (一)做好组织引导。教育部负责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统筹指导,将协调教育发达地区和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参与并支持试点工作。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负责试点工作组织实施,要成立专门机构,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宁夏要遴选基础好的市县和中小学校建立实验区和实验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要遴选基础好的院系建立实验基地,确保试点工作部署快、推进实、成效好。两单位要注重引进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或专业机构,参与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平台资源建设等工作。 (二)强化经费保障。教育部将通过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资源,为试点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宁夏要利用“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资源,安排专门经费用于试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北京外国语大学要安排专项经费,为试点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加强专家指导。教育部将遴选教师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成立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专家组,负责试点的咨询指导工作。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也要建立专家组,做好方案研制、试点实施的跟踪指导。 (四)做好督查落实。教育部将采取专项督查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试点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试点验收。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也要做好试点工作督查落实,确保各项行动落地见效。 联系人:杨青松、王炳明,电话:010-66096373、66096873。邮箱:qsyang@moe.edu.cn。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8月7日
-
河南省商丘市开展民办中小学校长培训会,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河南省商丘市开展民办中小学校长培训会,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河南省民办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河南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9月24日-25日,河南省民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在河南省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隆重举行。 培训仪式现场 本次校长培训会由河南省教育厅主办,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协办,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承办,河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张宝柱,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刘向阳,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科教文体局局长赵灿,河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主任刘志飞,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田光成,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校长史国永、党总支书记王政雯,科大讯飞销委会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赵博,以及全省近300名民办中小学校长、领导共同参与了此次培训。 商丘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刘向阳首先发表致辞,他提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商丘市民办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其中兴华学校为推进商丘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刘向阳局长致辞 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科教文体局局长赵灿在致辞中介绍了以兴华学校为代表的示范区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其中强调了兴华学校高效的课堂模式、先进的育人理念、多样的素质课程及近些年取得的优秀教育成果。 赵灿局长致辞 河南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张宝柱分析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细数了近年来我省对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多项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当前河南省各地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创新教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是各位民办中小学校长的共同目标。 张宝柱处长讲话 开幕式后,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田光成做了题为《以“律”办学,以“法”管理》的专题报告。 田光成教授从发展形势和社会价值、国家态度与发展方向、管理迭代与转型升级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明确指出民办学校应该注重以“律”办学和以“法”管理,尊重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遵守国家基本的办学规范,从而有效地发挥民办学校的社会价、值,使民办学校成为推动我国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促进力量。 科大讯飞销委会市场发展部副总经理赵博在此次培训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主题的演讲。 他向到场的各位学校领导介绍了科大讯飞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进展、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核心应用场景和成效。赵博提到,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帮助,甚至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对民办中小学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民办中小学的优质教学资源有时会相对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能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过程的标准化,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平衡。他希望,每位教师都拥有A.I.助手,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专注于教书育人。 赵博总演讲 培训现场同时还展示了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手册、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学习机等科大讯飞教育产品,引发了现场各校领导高度关注。 智慧课堂展示 个册、大数据精准教学展示 此次民办中小学校长培训,使校长和老师们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为创新、改进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创造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河南省民办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提高。随着更多智慧教育培训的开展,教师们也将积累更多的智慧教学经验,助力河南省师生个性化教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