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细分场景逐步明确,体系初步成型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采用物联网技术,例如互联传感器、计量器和路灯,来采集并分析数据,进而改进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智慧城市有望大大改变市民生活、工作和出行方式。2018年,智慧城市在继续完善的同时,继续细化城市生活各个场景。 3月,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解放号”提供IT解决方案和交付整体服务,打造“城市产业整合+IT整合”的新商业模式。 在5月举行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浪潮智慧城市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城市大脑”--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精彩亮相,展示了浪潮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先进理念和建设成果。 8月,中国平安首次系统化公开展示国内首个“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及解决方案,利用1套“智慧城市云”平台,支撑N个智慧城市板块,包括智慧政务、民政、财政、安防、交通、口岸、教育、医疗、房产、环保、养老等,用科技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0月,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地平线发布了其基于AI芯片的未来城市解决方案,覆盖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商业管理、智能安防、智能道路、智能水务等多个城市场景。 11月,华为亮相第八届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面向全球隆重发布了面向智慧城市的数字平台。该平台叠加了华为最新发布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以“五个统筹”为基础,即统筹物联网、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视频云、融合通信五大资源,彻底打破信息孤岛。
-
OpenAI DOTA 5v5 AI 接连完胜人类团队
美国当地时间 6 月 25 日,OpenAI 宣布其研发的人工智能 OpenAI Five 已经能在 Dota2 5V5 团战中战胜人类。消息一出,震惊业界,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毕竟这可是 AI 在 Dota2 中以团战形式击败人类队伍的首次告捷。据悉,在这次人机大战中,AI 先后对战了 5 支人类玩家团队:OpenAI 员工组成的团队、现场观众随机组成的路人团队、Valve 员工组成的团队、一支业余 Dota2 玩家组成的团队以及一支半职业团队。据 OpenAI 官方介绍,AI 很轻松地在几轮对抗中碾压了前 3 支人类队伍,而在与后两支人类队伍的对决中,AI 赢取了 3 场比赛中的前 2 场。 而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美国时间 8 月 5 日下午),OpenAI 的 5v5 DOTA AI「OpenAI Five」在 OpenAI 组织的线下比赛(「OpenAI Five Benchmark」)中再次完胜人类团队。本次比赛一共进行了四局比赛,人类队伍包括现场观众组成的路人团队(第一局)以及 4 位前职业选手(Blitz、Cap、Fogged、Merlini)与 1 位现任职业选手(MoonMeander)组成的高手团队(后三局),最终,「OpenAI Five」再次获得压倒性的胜利。比赛中一个有意思的插曲是,当前三局胜负已分时,现场观众给「OpenAI Five」选择了 5 个不怎么厉害的英雄,人类玩家最终获得胜利,稍微获得了些许「安慰」,不过这也使最后一局「沦为」了娱乐局。
-
全球首个「AI 合成主播」
“AI合成主播”是什么? 此次“AI合成主播”亮相,可以让网民感受到新华社“新员工”的业务能力,不仅中文“AI合成主播”实力“上岗”,同时还有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使命的英文“AI合成主播”。 据介绍,“AI合成主播”是通过提取真人主播新闻播报视频中的声音、唇形、表情动作等特征,运用语音、唇形、表情合成以及深度学习等技术联合建模训练而成。该项技术能够将所输入的中英文文本自动生成相应内容的视频,并确保视频中音频和表情、唇动保持自然一致,展现与真人主播无异的信息传达效果。 从主播“真人”到“分身”,“AI合成主播”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关”,有了多项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加持”,才走到了今天。 “AI合成主播”有何用? 从发布的这一刻起,“AI合成主播”正式成为新华社报道队伍中一员,TA将同其他主播一起,为你带来权威、及时、准确的中英文新闻资讯。 与“真人”主播不同的是,“AI合成主播”竟然开了“外挂”!“真人”主播一天工作8小时,但“分身”能够不知疲倦地工作24小时!只要小编们将文本输入系统,TA们就能随时工作,并且一直工作下去…… 无论是在日常报道中提升电视新闻的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还是在突发报道中快速生成新闻视频,提高报道时效和质量,“AI合成主播”在不同的新闻场景运用中都拥有着不可限量的未来。
-
人工智能现在有多牛?AI应用落地场景的最新成果分享
人工智能现在有多牛?近日,在主题为“聚焦人工智能,畅享美好未来”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第四场全球软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科大讯飞、京东和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技术相关负责人,分享了AI应用落地场景的最新成果。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AI速记员识别22种方言才稀罕 软博会现场的环形屏幕上,演讲者的发言内容实时显示为字幕。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世鹏在演讲中表示,这正是科大讯飞的听见系统在做实时速记和翻译。 听见系统是一位既“老实”也“不老实”的AI速记员。记者在现场看到,它会将演讲者口语中出现的“嗯”“啊”“这个”“那个”等语助词如实照写,而不是过滤掉;偶尔会将同音的“攻击”写成“公积”,大致是没“听懂”演讲者的原意。 人工智能现在有多牛?AI应用落地场景的最新成果分享 “科大讯飞输入法不仅可以实时识别普通话和英语,还能识别我国22种方言。”李世鹏介绍,通过该应用,科大讯飞俘获大批不会说普通话和英语的“银发”用户群。 他还表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有两个新的落地场景。学习英语口语时,学习者可能无法确定自己的发音是否标准,一款自动语言考试打分系统可以帮助解决这个烦恼。此外,学生们的作业和试卷,成为人工智能分析学生知识薄弱点和长处的“密卷”,老师们可以“对症下药”帮学生答疑解惑,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AI客服带有情感的回答好温柔 “AI正在重构零售业的服务体验。”京东AI研究院副院长梅涛说,在未来的购物环境里,消费者可以在任意时间点、任意空间买到他想要的东西。 接着,他播放了几段视频进行演示。比如不用脱衣也能换装试衣魔镜,客户站在“镜子”前在线“试衣试妆”。好不好看?魔镜自带打分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推荐客户适合的服饰、配饰和产品。另一段视频中,顾客走进一家智慧门店,随即“画像”被捕捉。梅涛介绍,店员走来时,已经知道你是不是会员、偏好哪类商品,从而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 京东智能客服已服务上亿客户,“她们”的回复可以说是礼貌、周到和温柔。你很有可能已经与情感智能AI客服接洽过,还私下感叹这位“小姐姐”性格好好。“因为‘她’能感知用户情绪,回答问题时还带着情感和同理心。”梅涛说。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AI+万物正走入我们的生活 人工智能带来大融合时代,一方面与物联网、混合现实、3D打印、机器人等技术结合;另一方面与城市、农业、工业、工业互联网、汽车制造、智能家居等垂直领域融合,在物理世界和实体经济中体现巨大价值。 人工智能能养猪?阿里巴巴副总裁李松介绍:“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上百万头猪的百分之百行为监控和识别。”此外,他表示现在的人工智能结合遥感数据、气象数据,还可以大范围地解决农业种植业病虫害的问题。 “从城市大脑到工业大脑,再到我们去年年底跟首都机场合作的航空大脑,也都是产业AI融合的方式。”李松说,比如城市大脑可以做到在火车站或者公共场合辨别可能的犯罪嫌疑人。还可以20秒为单位自动判定高峰期车辆的刮蹭和碰瓷,让巡逻交警5分钟处理冲突。 在他看来,智能化产品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极大升级机会。比如汽车是未来十年最重要的物联网和智能化产品,大量应用大数据、智能算法推荐技术与移动互联网场景相联动。如果在“淘票票”上购买一张电影票,上车可以直接导航去电影院,同时推荐附近餐馆。最新一代的智能联网车上追加了人脸识别功能,驾驶座上坐的如果不是车主就会预警。 淘宝的天猫精灵智能音箱已经在北京一些养老社区应用,老人行动不便时“动动嘴”,可以启动房间里的窗帘、电视机,把空调开到恰当的温度。同样,这种应用将来或许可以在酒店或者家中使用,成为“懒人”福音。 智能硬件大家族中也有“清新派”。一款“自动跟随行李箱”让女士在旅行中变得自由自在,它实际上是将智能驾驶识别技术“下移”到行李箱中。“能直播的烤箱”自动以秒计时将烘焙过程晒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