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热潮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人才或成缺口
今年“新基建”一词很火,比如上海正式发布了《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形成了上海版“新基建”35条。自2020年以来,全国多地相继布局“新基建”领域,一时之间,“新基建”成为各新闻版块的一个热词。 可能有人还不懂什么是“新基建”?新基建首先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随着5G时代的迅猛发展,到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正式确定,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 尤其是伴随着“新基建”的热潮,AI和大数据的植入运营逐渐成为企业的新常态。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挥出新基建的头雁效应。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其中,区块链、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而数据中心的地位是重中之重。 支撑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关键是人才。就拿人工智能来说,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但是人才缺口是500万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的高端人才紧缺,众多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还没有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到新基建领域的技术人才缺口是巨大的,薪资水平和发展空间也是相当优越的。 无独有偶的是,“新基建”领域的这些专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八维教育的十五大专业刚好涉及。八维教育在24年的教学探索中,开设了15大新型专业,其中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游戏、移动通信、全栈开发等。 八维教育一直紧跟社会时代发展,通过“逆推”思维来制定培养计划:从调研市场需求出发,市场紧缺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不断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就业好。 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指的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八维从公共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自我成长、自我提升。在日常教学中,先学习已知的理论知识,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未来“新基建”将创造大量新的市场需求和新的岗位,选择与新基建领域相关的专业,抓住时代风口,学习真正实用的互联网本领,才是我们的正确选择。
-
整体推进与融合创新:展望2020人工智能与教育
整体推进与融合创新:展望2020人工智能与教育 深度挖掘“小场景”,新兴技术向教育领域加速渗透 筹划实施“新战略”,整体推进智能教育发展 持续保持“大投入”,智能教育成为产业互联网的突破口 应用注重“见成效”,人工智能成为解决教育难题的抓手 快速发展“控风险”,人机协同面临伦理风险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