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荣获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
6月12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收到了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GDCPC)暨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广东省赛区竞赛的2个三等奖获奖荣誉证书。 在第十七届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GDCPC)中,由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肖锐、吴兆恒、陈沛韩、陈润富、杜冬植、曾国田六位同学组成的2支队伍在指导教师韦婷的带领下前往赛点中山大学参赛。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代表队团结一心,经过与全省知名高校代表队的激烈角逐,最终喜获2个三等奖的佳绩,位列全省民办高校前列。这是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参加此项竞赛以来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在行内常称ACM广东省赛,是借鉴国际上被誉为“程序设计的奥林匹克”的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的规则和组织模式,将竞赛引入广东高校校园。目前,该竞赛已成为各高校的一个热点,并得到众多知名企业的认可。今年,全省有来自34所高校的215支队伍同场竞技,其中,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三所学校派出的参赛队伍数就达67支,竞赛极其激烈。 广东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题目难度大,以3人为一队,要求在5小时内完整地解决8个以上复杂的实际问题,竞赛强调算法的高效性,对数学思维要求高,由于与国际接轨,采用全英文命题,所以对英语要求高。比赛过程中全队共用一台电脑,特别强调团队协作。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的2支参赛队伍不仅有优秀的编程技能,而且有着较高的协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他们合力编写程序,奋力调试,让程序不断完善。 比赛过程跌宕起伏,随着各队伍完成的题数交替增长,实时榜单中的排名激烈变化。当竞赛颁奖典礼上宣布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的2支参赛队伍分别获得三等奖时,队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有队员激动地说,他们在过去一年里,日以继夜地辛勤训练与付出终于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此次比赛能获得佳绩,得益于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赛前,计算机工程学院组织了校内“模拟ACM程序设计竞赛”、“ACM第二轮选拔赛”,指导老师从32支参赛队伍共96人中,最终选拔出6名学生组成2支队伍参加省赛。 备战省赛过程中,参赛队员不仅持之以恒地提高编程竞赛能力,而且还集中进行了多次完全与竞赛规则相同的模拟赛,其中包括参加了2019ACM-ICP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国邀请赛(南昌站)网络赛、华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网络同步赛、中山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网络重现赛等。指导老师组织了多次赛题讲评解析,对同学们进行培养与指导,队员们的水平显著提高。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一直以来都强调以赛促学,通过学科竞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编程的学习热情,磨练了同学们的意志,培养了挑战难度的精神。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荣获东盟“B&R杯”无人机编队飞行舞蹈创意编程大赛特等奖
2019年7月19—22日,2019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B&R杯”大学生无人机编队飞行舞蹈创意编程大赛在贵州理工学院举行,来自中国、老挝、孟加拉、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赤道几内亚、津巴布韦、卢旺达、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18组大学生队伍入围飞行舞蹈创意编程无人机比赛总决赛。本次比赛由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主办,中国-东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贵州理工学院承办。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航空学院组织学生队伍参加比赛。 根据参赛队伍的现场描述和飞行展示两个环节的表现,评委专家组从创意性、匹配度、流畅性、感染力、动作完成度5个维度进行评分。最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参赛队和巴基斯坦参赛队共同获得特等奖,南昌航空大学等4支参赛队获得一等奖,河北工业大学等6支参赛队获得二等奖,巢湖学院等8支参赛队获得三等奖。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学生首次参加此类比赛,我院刘明哲同学代表的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队以总分141分排名第一,与总分138.33排名第二的巴基斯坦参赛队同荣获此项赛程的特等奖。 来自各国的参赛队互相交流,彼此展示自己对无人机舞蹈的设计,舞出自己的风采,展现“一带一路”所传达的和平繁荣。 赛场上,选手们聚精会神、认真观察自己的编队飞行轨迹,以防出现一点差错;候场的选手们也丝毫不敢懈怠,反复在电脑上调试自己编队的运行轨迹。每架无人机都需要一一进行编程,所有编程进行完后,选手先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最后呈现出无人机的实际舞蹈表演。 比赛当天,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代表队零差错完成13架无人机的编队飞行,13架无人机编队属此次比赛参赛队中无人机架数最多,编程复杂、难度系数高,其以一曲我国民歌“花儿与少年”展现了一幅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生机勃勃的画卷。 自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各国积极响应、通力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往来等方面的合作如火如荼进行。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参赛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一带一路”发展,沿线各国经济、文化、人文交流等方面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与各国持续深化合作、友好往来,必将开出绚丽夺目的花海。比赛最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队伍以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斩获无人机编队编程大赛特等奖,指导教师孙长江、柏昕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
NOC编程猫创新编程大赛金水区复赛举行
6月23日上午,NOC编程猫创新编程大赛金水区复赛在郑州龙门实验学校举行。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办公室主任乔建修,郑州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正超,郑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培训部主任赵靓,河南省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河南省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社长樊俊民,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综合部主任陈辉涛等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综合部主任陈辉涛致辞,他介绍了本届NOC编程猫创新编程大赛郑州市大赛的流程,分享了编程教育的深远意义,充分肯定了金水区在编程课程建设和编程教育活动开展方面的突出成绩。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参赛选手作参赛宣言。金水区教体局教育科负责人回顾了金水区在编程教育课程实施和编程教育创新大赛的历程,对关注支持金水区编程教育工作开展的各级领导表示感谢,对参赛的师生提出了希望。 简短的开幕式结束后,NOC编程猫创新编程大赛金水区复赛的实机比赛拉开帷幕。全区42所学校的4000余位初赛参赛选手中的352名优秀选手进入本次复赛,复赛分上午、下午两场进行。通过复赛,将评出优秀作品并推荐参加省市级决赛。 近年来,金水区全面普及中小学生编程教育课程,通过编程教育课程实施培训、编程制作培训和中小学生编程大赛等活动的开展,全区各校实现了编程课程普及,编程社团活动丰富,有效提升了学生编程思维和编程制作能力。在往届全国NOC编程猫创新编程大赛中,金水区荣获一等奖的人数占到河南省参赛人数的五分之一。本届NOC创新编程大赛在参赛人数和作品质量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相信在下半年的全国比赛中,金水区将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
教育部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兄弟连杯”互联网编程大赛启动
4月3日,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之“兄弟连杯”互联网编程大赛宣布正式启动,4月10日起国内高等院校在校生均可报名参与。 作为教育部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一项重要的赛事活动,以“面向互联网+平台应用开发”为主题的2019兄弟连杯互联网编程大赛将打响整个赛事的“前哨战”,旨在将大赛作为宣传互联网编程技术的窗口,打造发掘高校互联网编程优秀人才平台。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教、以赛促业的方式,强化、普及互联网编程意识,打磨、提升学生互联网编程技术,助推编程开发技术和网络强国建设。 赛事升级 全面推进赛事专业化、多元化、融合化发展 本届大赛将迎来全新升级,多方面进行了优化、创新,赛事规模更大、赛事项目更多元、赛事奖金更丰厚。 据了解,“兄弟连杯”互联网编程大赛内容的设置始终坚持秉承立足行业,结合企业实际应用需求为宗旨,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能力考核,大赛将从项目的完整性、项目前端用户体验、代码质量及业务创新、软件架构使用等多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 与此同时,本届大赛保留了传统的团体组队参赛形式及网络投票等环节,不同的是,本届大赛将在部分高校新增现场分(初)赛环节,让更多高校学生在专业的赛事舞台中展现自己的互联网编程实力,享受编程带来的快乐。届时,大赛也将邀请上届获奖团队和优秀指导老师对参赛经验进行交流与分享。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呼吁更多高校加入到互联网编程竞技中来 “人才培养”是核心生产力,当前互联网编程人才短缺问题仍十分突出,互联网编程人才需求旺盛。据HackerRank发布的《2019年度开发者技能报告》显示,各行各业都需要软件开发人员,争夺编程开发技术人才的竞争依旧激烈。高等院校及IT兄弟连均承载着互联网编程行业人才的培养任务,也是互联网编程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 据悉上届“兄弟连杯”互联网编程大赛,共吸引了全国近25个省市、106所高校、361支队伍、近千余名选手参赛,成功挖掘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编程新兴力量。 2019年,IT兄弟连将与各高校、职业院校继续进行深度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共同“锻造”专业的互联网编程人才,助力网络强国建设。同时希望全国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挑选出优秀人才、派出强大战队,加入到这场业内高水平的互联网编程技能大赛中来,向社会各界展现在校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各院校的互联网编程人才培养质量。 当下,互联网编程与其他前沿产业以及传统行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IT兄弟连以做IT培训界的黄埔军校为企业愿景,打磨产品,碰撞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探索更为成熟、更为专业的培训方案,让技术为编程时代赋能,助推产教融合,持续不断地为业界输送更多新鲜血液。
-
2019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启动
2019年6月20日,“2019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Scratch编程挑战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中,在线编程教育公司核桃编程受邀为技术支持方,在核桃编程的支持下,比赛可以实现在线的上传和评价。 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七届,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今年开办Scratch编程挑战赛主要为普及推给人工智能教育。根据介绍,科学技术普及是中国电子学会的重要工作职能和重要社会责任。 核桃编程CEO曾鹏轩在发布会上表示,核桃编程非常荣幸为本次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Scratch编程挑战赛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将大赛定位公司的重点核心项目,为保障大赛顺利进行,核桃编程内部成立了专项小组,会在大赛主题策划、规划设计和软硬件技术平台设计等方面,倾注了公司现有核心人才和资源。 曾鹏轩承诺,本次大赛,我们会严格遵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和中国电子学会《关于规范管理2019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活动的通知》,秉承着支持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初心,将本届大赛打造成公益、开放、开源、创新的优秀青少年活动。 根据介绍,中国电子学会成立于1962年,至今有着50多年的历史,旗下49个专业分会覆盖了计算机、通信、雷达、导航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为促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等推广和普及,促进信息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和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子学会过去发器并主办了多项全国性科技创新类赛事,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Scratch编程挑战赛是其中之一。此次选择核桃编程为技术提供方,是因核桃编程不仅仅是教育类的公司,又有技术功底的少儿编程公司。 核桃编程成立于2017年,主要为6-12岁儿童提供在线少儿编程教学,开发了AI人机双师互动学习辅导系统与十级进阶课程体系,发展至今超过35万名在读学员。 在教学方面,倡导Learing by doing的理念,希望学员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国呢,自然而言的把知识内化成能力,少儿编程比赛则是做中学理念在课堂之外的良好补充。 今年以来,核桃编程发力技术,公司目前已经700余人,技术研发团队占据一半左右。曾鹏轩认为,好的教学教研内容用线下的方式,一个老师辐射范围有限,而通过技术的方式能够批量的复制优秀的老师和优质的内容,批量辐射到更广泛的地区,利用AI技术,我们根据小朋友不同的特点推送不同的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除此之外之外,核桃编程发力教学教研,6月12日,核桃编程与人民邮电出版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定制出版书籍《Scratch 3.0少儿编程趣味课》。该书可作为课外培训教材,适用于培训机构及中小学课程教师、家长参考阅读中小学生自学。 2019年的少儿编程教育依然处在高速道,自国务院和教育不将编程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及考试大纲后,各地教育部分们基金响应,浙江省、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地区将编程、信息技术纳入考试招生范畴,重庆市教委将编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要求小学3年级开始学编程,山东省在最新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材加入了编程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少儿编程赛道持续火热,各家企业都在加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