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开放大学获批家政学和人工智能两个新备案本科专业!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20年普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备案结果的通知》 (教职成函〔2020〕4号)。根据公布结果,上海开放大学家政学和人工智能两个新本科专业予以备案。至此,我校现有本科专业13个(新增的2个专业2021年方可招生),涵盖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六大学科门类,专业特色鲜明、布局日趋合理,专业集群建设优势不断凸显。 近年来,我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去年6月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为家政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上海开放大学在此政策引领下,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开启了家政学(专升本)专业建设之路。与此同时,为契合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及人才需求,主动适应新产业、新技术对人才的新要求,培养懂理论、重实践、应用型及服务型人工智能人才,经我校充分调研,增设了人工智能(专升本)专业。接下来,我校将重点加强新增专业的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 供稿:学历教育部 出品:党委宣传部
-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出炉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出炉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统筹做好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要求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科学精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园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组织教职员工做好开学准备,落实对师生员工的健康监测要求,全面排查各类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属地统筹”等原则,周密安排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8月18日,由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在深圳启动。该大赛以“AI赋能视界”为主题,聚焦学术关注度高、产业应用广阔的人工智能领域。本届大赛设置“AI﹢无线通信”“AI﹢遥感影像”“AI﹢行人重识别”三个赛道,以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快速发展。 广告100%双爆极致体验,BOSS全都爆两次!据悉,本届赛事历时四个月,面向全球开放,个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或创客团队等均可报名参赛。 8月20日上午,“知识无界、智创未来”2020年山东省青少年在线编程比赛(德州赛区)在莱凯创客机器人俱乐部举行。据介绍,本次青少年在线编程比赛在济南、聊城、淄博、德州、青岛、潍坊、滨州、烟台、临沂等八地市同步在线开赛,德州赛区一百余位中小学生参加,比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由山东省创客协会裁判委员会裁判组统一在线阅卷。 广告WS新款六合一无线充电器适用于苹果手机手表耳机多功能支架无线充德州赛区的裁判长郝玉星表示,目前青少年编程在德州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学生和家长们对编程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它对孩子们在锻炼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方面有很大帮助。 2020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近日在苏州开幕。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江苏中心联合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2019-2020)》(下称《年报》)。针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瓶颈,《年报》建议从五方面着手解决: 二是坚持“双轮驱动”,打造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 四是建立顶层统筹机制,畅通官产学研合作。
-
刷新 翻看 我 关注 搜索 实时 疫情 新浪首席信息官王巍:人工智能与传媒产业深度融合 造就全新信息生态
刷新 翻看 我 关注 搜索 实时疫新浪首席信息官王巍:人工智能与传媒产业深度融合 造就全新信息生态 7月26日,由新浪新闻联合浙江大学承办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AI时代下的新媒体与社交娱乐”专题论坛开启,CAAI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CAAI Fellow李德毅致开幕词。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担任论坛主席,分享了“智能+”赋能传媒新生态过程中的探索与成果。 智能媒体产业升级,迎来全新信息生态 新浪AI媒体研究院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中国智能媒体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智能媒体产业链包含了三层,即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目前已落地的应用分别是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媒资管理、内容风控、效果追踪、媒体经营、舆情监测、版权保护等。 广告为啥女生都是先胖肚子?看完这个不信你瘦不下来! 在信息采集、内容生产、内容分发三个媒体关键环节上,国内外媒体各有建树。信息采集方面,有新浪新闻自主研发的鹰眼平台,可实现智能化的全媒体监测,也有近年来兴起的5G无人机搭载传感设备采集信息;内容生产方面,国际上美联社是应用机器新闻生产的典型代表,新浪也基于智能视频编辑推出“云剪”系统,大幅提升了视频内容的生产效率;内容分发方面,新浪新闻在个性化智能推荐的基础上,在不断探索多终端、全场景的分发。 “智能+”推动传媒发展进入全新纪元 王巍表示,在疫情信息传播中,疫情传播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范围的持续拓宽,提高了疫情信息的生产、聚合、分发效率,更涌现出一批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新型信息产品。 新浪新闻推出实时权威的可视化疫情地图,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推出的新冠疫情智能机器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RealAI推出的“新冠肺炎疫情AI话题分析平台”等创新产品,被中国传媒大学写入《2020新冠疫情中的信息传播与创新产品研究》报告。 “媒体与科技基因的融合将成为媒体行业发展的基础底色。”王巍表示,未来新浪仍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赋能为战略布局,以持续投资基础研究和AI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力图打造全场景、全链路、开放的智能媒体生态。
-
专家聚长论道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培养
专家聚长论道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培养 原标题:专家聚长论道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新机遇?产学研深度融合如何助推人工智能发展?昨天下午,2020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思享汇暨第二届湖南省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培养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创业精英围绕论坛中心议题,共谋“AI+教育”的未来蓝图,并通过网络和电视同时直播。据悉,这是今年湖南省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之一。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后备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第一人”的中南大学教授蔡自兴,在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中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多模式、多渠道全面布局培养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做到“高层少而精,中层实而强,底层多而壮,一个都不能少”。 论坛中,围绕“基于新工科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主题,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李泽湘作了主旨报告。来自企业界的代表分别从人工智能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如何为创新人才的培养赋能等方面作主题演讲。此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上,专家们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既有观点的碰撞,又有经验的交流,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据悉,本次活动还同时在湖南省智慧教育装备展示体验中心举办了全能AI机器人云端挑战赛现场决赛,智慧教育装备展示体验及机器人科技创新创意成果展也同步举行并将延续到29日,公众可免费参观。
-
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的孩子该怎样面对新型社会?
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AI的时代,什么事情都开始变得智能化了。这些改变将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20年前,可能我们在课堂上上学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或是“帮妈妈打扫家务”等。在20年后可能将变成“如何利用AI智能打扫家务”。在20年以前,我们还在利用现金支付,那么在20年以后,孩子们可能通过眼睛虹膜支付就可以了。这些种种的变化说明智能AI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那么对于新一代的接班人能不能适应好这些改变呢? 面对智能机器人充斥的工厂,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面对新的生产方式,传统教育也越来月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我们的孩子们应该怎么办,以后的出路在哪里? 或许,真正的地球村就在20年后到来。人们可以到不同的国家进行工作,孩子们也必须要精通多门语言。这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有了新的挑战。要教育孩子们有国际视野,有前瞻的眼光。 在未来,孩子们的思考方式也会转变。变得更独立,更成熟,更带有批判性。从过去的盲从会变得有自主意识,能够自己完成一些事情。 在智能时代,创造是核心名词。新时代要求孩子更具有创造能力。不能重复老旧的套路。也不能人云亦云,否则根本不能独树一帜。 另外还要求孩子们有协同作业的能力。任何一个智能项目都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比如研发智能汽车,研发智能机器人等。必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和群。要有团队意识,团队精神。 在未来,孩子们会的东西必须要多。要会跨界思考,触类旁通。必须掌握多门技能,才能够展露头角,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