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程类赛事——第十一届蓝桥杯大赛赛前必读
编程类赛事——第十一届蓝桥杯大赛赛前必读 设备及⽹络要求本次线上比赛,考⽣须具备windows或苹果PC电脑(ipad和⼿机不能答题),电脑须具备摄像头和⻨克⻛; ➡️监考要求监考采取视频监控和⼈脸识别技术,考⽣须具备⼀部具有摄像功能的⼿机, 考前将引导下载监考软件,具体规则将于准考证公示 300元/⼈/场,退费截止时间:选拔赛5月20日,省赛6月10日。 Q:选拔赛的奖项设置,到省赛是如何晋级的? Q:省赛的奖项设置,到国赛是如何晋级的? Q:国赛的奖项设置?国赛赛程安排? A:可以调整的,省赛可以重新报名选择赛点。 A:规则上是允许的,但是议报自己所在的省市。因为证书上会有所在省的,这样对于日后使用会更有帮助。 A:通常在考试结束后2-3周可以查询成绩,具体时间以组委会公布为准。 A:考虑到特殊情况,5月的选拔赛组委会会尽快公布比赛结果,不会耽误报名省赛。 A:考试开始前10天可以退费,逾期不候。
-
教育部公布:全国性竞赛名单,新增多项编程赛事
教育部公布:全国性竞赛名单,新增多项编程赛事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对外公示《关于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名单显示,教育部拟确定35项全国性竞赛活动。 与去年相比,今年教育部新增多达14项与机器人编程相关的竞赛,科创类大赛占比最多,涉及人工智能的相关竞赛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包括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与编程相关的赛事。 以下为具体的竞赛活动名单: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及新高考大趋势下,科技教育已经越来越被政府及社会各界重视。 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国内各种面向青少年开设的科技类教育和竞赛,已经不再仅仅代表孩子感兴趣的一项课程或比赛,它也决定着孩子在未来社会的主流竞争力。 目前全世界已有24个国家将编程纳入基础教育的课程大纲中,我国也不例外。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积极推广编程教育。 近年来,在各种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少儿编程教育在我国越来越火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网易CEO丁磊建议:将少儿编程教育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同样在两会上提出:加快打造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加强人工智能基础和应用人才培养。无不暗示我们:编程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18年奥赛高考加分全面取消,“信息技术教育”开始成为K12教育乃至高考招生的新“赛道”。 2016年~2020年,国家、教育部频发发布与编程教育相关的教育政策,提倡将编程引进中小学课堂,积极推广编程教育。目前北京、广州、山东等多地已在中小学开设编程教育。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每年都会举办信息学体验营,以此来选拔科技人才。此外,浙江已将编程纳入高考必考科目,北京、南京、天津等城市也陆续将编程纳入中考特招项目。 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编程作为人与机器沟通的基础语言,是每一位从业者必须掌握的“第三语言”。 大数据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逐渐利用电子化和大数据信息仓库进行工作,孩子们学会编程对于其未来就业发展十分有利,我国编程人才缺口极大,学生们懂得编程可以在就业上占据优势。 未来,不懂编程的孩子,将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文盲。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编程学习的重要性,快来为孩子解锁AI时代的必备技能,开拓思维、助力升学吧!
-
人工智能赛事
Kaggle 全球最大最权威的数据竞赛平台,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无论是新人刚入门还是有一定经验的选手相信都不会错过,而且近几年国内选手的成绩也非常不错。playground系列的新手项目对新手太友好了,当时一开始也是从房价预测比赛入的门。 特点:认可度高,开源氛围浓厚,极度推荐。 Codalab 里面集合了比较多科研学术会议类的比赛项目。 天池 国内“老大哥”,上面不止包含各种算法竞赛,还有程序设计大赛,比如每年都会举行的中间件性能挑战赛。社区也比较活跃,同时赛后基本都会公开答辩的录像提供学习。但是近年来感觉影响力有所下降,同时要吐槽一下天池线上的平台,参加完比赛后阿里云还会一直扣费,同时在最近天池的答辩机制貌似被不少人所诟病。 新人推荐O2O优惠券, 大佬的方案相信指导过不少人。 DataFountain 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每年都会在上面举行,而且由不同的高校或者企业出题,赛事题目比较前言有挑战性,个人比较看好。 DC竞赛 赛事也比较多,而且大多数偏传统表格类型的比赛居多,有个不太好的印象是好几个比赛的数据质量都不好,换榜如地震。 Kesci 相对比较年轻的竞赛平台,个人比较喜欢该平台的线上lab,与jupyter notebook一样,对平时使用jupyter notebook的人来说实在太友好了。赛事相对较少,目前上面有个高校大数据比赛每年都会举行。 TBrain 台湾的竞赛平台,一般领奖资格需要队伍中具有中华民国国籍、或中华民国工作或学生签证。国内单人solo的话估计不能拿奖。 FlyAI 新兴平台,形式与其他竞赛平台不太一样,设置了奖金池被所有人瓜分,当然是有一定的条件的。 其他 百度点石 AI Challenger - 全球AI挑战赛 JDATA智汇平台 BaiduAI竞赛 日本SIGNATE竞赛 Driven Data CrowdANALYTIX InnoCentive TunedIT Challenges Analytics Vidhya crowdAI Data Science Challenges 最后 对于学生,个人挺建议多参加算法竞赛的,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以及找工作的机会。 过去一年里,”瓜“也特别的多,但是对于个人而言,这些更多的是可能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应该一笑而过,我们最主要的还是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身上,参加了某个比赛去思考自己究竟能从这次比赛中获得什么(当然钱很重要,hhh),以及最后获取了什么,是否有所成长,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