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人通生态云平台

河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咨询热线

400-6908-558

在线学习
153 人
云校学校
220 所
云校老师
158 人
云校学生
451 人
云校家长
51 人

立即报名

教学场景

您的位置:bitop交易所 > 学习天地 > 教师教学

  • 新学期新征程,人工智能实验室为新学年增添新开端

    新学期新征程,人工智能实验室为新学年增添新开端 时代的机遇:对智驾技术人才的渴求会更强烈

  • 河南:建500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遴选10个县(市、区)作为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500所中小学校作为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按照“实验一批、示范一批、应用一批、普及一批”的思路,通过指导、培育、总结、评估、提升,系统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可持续发展。 河南计划每年培训2000人,培训项目分为局长、校长领导力培训和骨干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同时,建立全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家团队,以高校人工智能教育专家为指导、中小学优秀教师为核心、优质社会资源为辅助,加大中小学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课题研究、师资培训与教学指导。 河南提出,以建设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心”、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为抓手,打造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主阵地。从应用内容、配套资源及环境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实验硬件、网络平台三位一体资源体系建设。加快“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建设与研究,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融合发展,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智能活动与赛事,全面践行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 杭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机器人小镇举行

    杭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机器人小镇举行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加快在浙江省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11月26日,杭州市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大会在机器人小镇举行。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美院教学部胡惠君部长,杭州市科协王建国处长,浙江省发展教育研究院创客中心谢志强主任,机器人小镇陈笑镇长,教育局义教科钱国灿科长,中国科促会智工委吕斌锐秘书长,杭州师范大学许林红和黄晓蒙主任,浙江晨旭少年张英总经理,还有来自全省的150多位小学校长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前进方向。大会由红垦学校楼旭平校长主持。 据机器人小镇负责人陈笑介绍,作为省级特色小镇的机器人小镇将机器人产业作为萧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努力打造“两核三轴七片区”和“六大中心”。她聚焦“人机共融”主题,围绕“技术、产业、教育”,强调了编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打好基础,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红垦学校作为小镇配套学校一直努力围绕小镇教育中心打造智能课程体系,尤其开发的在线AI编程教学平台,敢做勇立潮头的新时代弄潮儿。 杭州市科协王建国处长表示,要把握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重大历史机遇,提高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全市中小学要加快落实人工智能课程,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认真参加好各项科普竞赛。他充分肯定了红垦学校建立未来人工智能实验室和杭州市人工智能精品课程体系,并鼓励学校要从浙江省机器人和智能技术应用示范学校走向全国人工智能示范学校。 会上,中国科促会智工委吕斌锐秘书长做了《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与发展》的报告。 随后,楼旭平校长做《让孩子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人》报告,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办学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学习、课程活动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展开介绍,强调现代化学校就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孩子适应未来的能力。 红垦学校科技辅导员方佳伟老师执教《Hi,人工智能——智能停车库》一课,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能力,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红垦学校人工智能课程实施状况。 众人在红垦学校楼旭平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红垦学校智能德育馆和未来智能实验室,在小小讲解员的介绍中,感受信息化校园的别样风貌。 下午,全体研修人员前往机器人小镇会展中心,进一步了解信息化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实践和运用。 据悉,本次活动由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机器人小镇、浙江省发展教育研究院创客中心、中国科促会智工委主办。由萧山区红垦学校、浙江省晨旭少年创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 全国第一!青岛百所学校启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

    “我们班刘彦凯同学需要做一个电子相册,但是老师的电脑上有很多同学的照片,一张一张找实在太麻烦,有没有什么方法从几百张照片中迅速找到刘彦凯同学呢?” 10月29日上午,在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教室郭春蕾带来了一节人工智能展示课。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们学习了人脸识别和聚类的知识,很快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据了解,该校目前在四年级的14个班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有587名学生接受了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教育,自开学至今已开课平均每班八节次,受到学生们普遍欢迎。 这是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优质课观摩展示会现场。自今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青岛市在100所实验学校至少2万名学生中,启动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实施学校数量与学生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 据青岛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与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刘秀元介绍,去年12月份,省教育厅与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定青岛市作为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城市先行先试。今年3月份,商汤科技在全球布局的第一所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正式落户青岛市崂山区。依托商汤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青岛率先完成全市300名人工智能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市域一级培训教师的数量和规模全国领先。与此同时,青岛接待和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200余名,初步确立了青岛市作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中心的地位。 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基础上,青岛市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启动,为全市师生构建人工智能学习超算中心、软件平台以及体验设备。项目投资总额5000余万元,采购资金与项目规模全国领先。目前,全部设备已采购完毕并投入使用。在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方面,青岛推进“1+4+100”行动方案,在全市普及的基础上,确定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四个区市作为试验区重点推进,重点打造100所实验校纵深发展。 青岛市教育局副巡视员姜林表示,这100所实验校同时有2万名学生,按照小学、初中和高中等学段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这个课程是一个逻辑推进的过程,小学是打基础,它给学生一种思维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知道人工智能是怎么应用的,主要是素养的培养,初中是另一个层次,知道了原理,更多是的是如何来操作,实现自己的想法,高中学生则可以实现自己一些创新的想法,为大学培养一些确实有这方面兴趣的人才。” 目前,青岛市教育局已先后与商汤科技、科大讯飞、华为、越疆等高新技术企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人工智能课程开设,全面赋能教育教学,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科学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开启了青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新纪元。今年3月,通过遴选推荐,青岛二中两支队伍参加首届国际中学生人工智能交流展示活动,分别取得特等奖和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参赛同学获得香港和内地知名高校自主招生录取资格。 刘秀元表示,下一步青岛将继续深化推进人工智能课程,组织人工智能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择机举办全国人工智能竞赛,以此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基础理论创新、解决方案研发、标准规范建立等工作,努力争取成为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教育竞赛基地,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