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人通生态云平台

河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咨询热线

400-6908-558

在线学习
153 人
云校学校
220 所
云校老师
158 人
云校学生
451 人
云校家长
51 人

立即报名

教师风采

您的位置:bitop交易所 > 学习天地 > 教师教学

  • 人工智能进校园,东莞首批150名骨干教师完成培训

    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离学生有多远?东莞的老师们告诉你——未来人工智能教学将进一步走进东莞的中小学校。日前,150名来自东莞市中小学校,负责科技创新、创客、机器人等项目的骨干教师在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集结,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来自大疆的讲师为老师们授课,经过实操学习之后,教师们自主编写程序完成了机器人对抗赛!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多个学科。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国际制造业名城,在城市品质升级、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对人工智能化应用有极大需求。把人工智能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是大势所趋。今年年初,东莞发布《东莞“慧教育”e工程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主动推进教育信息化2.0,提出要探索“人工智能+课堂变革”,每年评选不少于10所融合创新示范校。 此次培训进一步呼应了东莞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行动力,为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和课程实施,提升师生工程能力与信息技术素养,东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本次东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活动第一期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本次人工智能教育活动采用了项目式教学的方式开展,以多个实践项目的形式将每节课程串联起来,培训课程以大疆机甲大师RoboMaster EP为例,学习人工智能在机器人方面的应用和实践技巧。每节课都布置了案例、探究、合作、挑战四种不同难度等级的项目,全方位培养教师人工智能应用能力。 实践操作课程内容循序渐进,从易到难设置了若干个任务,让老师们逐步学习如何熟练地操作机器人。来自各所学校的老师们在课程中大显身手,积极地讨论如何编写程序,经过四天高强度训练,培训于8月23日顺利完成。 有意思的是,课程结尾则以比赛的形式来呈现学习成果,老师们根据学习内容,自主编写程序并运行机器人来进行对抗。最终,由东莞市大朗镇巷头小学的程马峰老师、曾世滂老师、东莞横沥镇中心小学的袁瀚超老师组成的“奋力17”队过关斩将,成为了冠军队伍。 干货满满的培训,开拓了关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新视野和新思路,提升了教师们专业水平,也将为东莞人工智能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来自冠军队的程马峰老师如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要有一桶水”。

  • 人工智能学院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

    人工智能学院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     在第36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9月8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在崇智楼A109会议室召开新进教师座谈会,学院领导和8位新进教师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张亚主持。     张亚代表学院对新进教师加入人工智能学院大家庭表示热烈欢迎。他用“团结”、“进取”、“奉献”三个词,希望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     副院长(主持工作)王成军对人工智能学院建设和未来发展作了详细介绍,阐释了院训“团结、创新、融合、创造”的深刻内涵。希望各位新老师做好每周、每月工作的总结,在工作中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多做正面引导、多传播正能量,做到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业务副院长凌六一希望新教师广泛涉猎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底蕴。    座谈会上,各位老师积极交流、踊跃发言,畅谈了入校以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感受,分享了对未来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思考,提出了工作上的意见和建议,表达了对学校校园文化和人文关怀的高度认可。     座谈会期间气氛融洽,大家通过交流增进了彼此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对新校园、新学院、新岗位的认识。新进教师纷纷表示,在新学期、新起点,要以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中,为学院的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深入学习人工智能 广州轻校开展教师专业课程培训

    大洋网讯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快速融合,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顺应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以及职教学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2020年8月17日至8月26日,广东省首批中职名教师蔡基锋工作室成员和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以下简称:轻校)智能控制部的部分老师在教育部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中心参加了为期10天的关于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和课程实训的培训。 开班大合照 在开班仪式上,轻校副校长周伟贤致词:“感谢各位老师暑假抽出时间来培训,希望老师们勇于接受新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学校的专业建设。” 工作室主持人蔡基锋部长表示,目前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很火爆的专业,但是由于工业机器人只是一个执行机构,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会朝人工智能方向发展。本次培训所邀请的都是一些人工智能方向的专家来授课,同时也会针对人工智能专业进行一个专业建设的培训。最后,此次负责培训的广州万维图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陈总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知识以及接下来的的培训内容。 实操训练 轻校表示,此次培训有利于教师们了解Python基本概念并掌握Python相关技能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及数据可视化等技能;了解基础神经网络定义,掌握神经网络的搭建技能;了解自动驾驶相关技术,掌握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应用方法;掌握图像处理的常用操作技能;了解智能机器人相关技术,掌握ROS机器人及视觉相关技能应用方法;掌握基于人工智能平台的数据标注、模型训练与模型部署技能等新知识新技能。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启动暨培训会在合肥召开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启动暨培训会在合肥召开 2019年9月24-26日,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工作(中学阶段)启动暨培训会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召开。会议部署了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学阶段)试点工作,并通过专家报告、专题讲解、实操训练、课例研讨等多种形式对与会代表进行了培训,提升了各实验校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基本素养与教学能力,促进了各实验校按要求落实课程试用等相关工作。 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杨非出席会议并讲话。杨非同志指出,目前,在中小学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中央电化教育馆作为教育部服务中小学领域唯一的教育技术专业事业单位,有责任打造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国家课程,并面向全国中小学推广使用。 在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首先应定位于做好科普工作,重点是推动全国中小学生对人工智能具有基本的认识、了解正确的概念、培养基础的素养和兴趣。杨非同志强调,试点工作不是贴标签、发荣誉,而是要大家一起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研磨改进,争取最后成功。试点工作也许开始不尽人意,最后也可能失败。对此,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和思想准备,要用严谨的态度来对待试点。各地电教部门要高度重视,为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撑。专家组要充分发挥专业作用,为试点工作的科学推进保驾护航。 合肥市第八中学校长王建明到会致辞。王建明同志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并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是下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合肥八中必将抓住机遇,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本次试点工作,力争做成示范楷模。 中央电化教育馆基础教育教学资源部主任黄旭光主持会议,并从总体安排、成果材料、组织保障等方面,对本次试点工作做了总体部署。黄旭光同志强调,本次试点将秉承“选修和必修相结合、资源滚动提供、平台按需迭代、边试用边完善”的实施策略,组织各实验校完成选课、开课、资源汇聚等各项工作,力争在本学期结束后形成一套兼具政治性、科学性、普适性的中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及课程开设的有效模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挺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教育:现状与未来》的专题报告。他系统介绍了什么是人工智能、怎样实现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简史、现状与机遇,并从智能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两个维度,分享了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落地应用的深度思考、有关意见和建议。 教材编写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郭绍青、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柏宏权,分别从开发背景、开发过程、教学目标、教材结构、内容选取、支持服务、适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详细解读了“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初中版和高中版教材,并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增进了各实验校教师对课程体系的全面了解和深入理解,为各实验校试用相应教材开设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为期一天半的专题培训环节,试点工作教研团队成员王雨蒙、陈丝、周志强、赵兰、王小梦等,为参训教师详细讲解了人工智能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引导参训教师完成了人工智能课程编程实践训练,从人工智能课程培养目标、内容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对参训教师进行了开课指导,选取初中和高中教材的典型章节进行了示范说课,并组织参训教师进行了开课实战研讨和交流分享。 中央电教馆相关部门同志、有关专家、17个省级电教部门代表、22所“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校(中学阶段)”各校领导与人工智能授课教师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12345678共 39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