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深圳后,北京开展人工智能审图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网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发文,同意北京市开展建设工程人工智能审图试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在函件中提出,北京市相关部门要在现有数字化审图系统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审图基础系统,形成可靠的人工智能审图能力,进一步提升审查效率,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推动勘察设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 《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审图试点工作的请示》(京规自文﹝2020﹞388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同意你市开展建设工程人工智能审图试点工作。你委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 1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92号)要求,在现有数字化审图系统基础上,引入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审图基础系统,形成可靠的人工智能审图能力,进一步提升审查效率,提高勘察设计质量,推动勘察设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进展和取得的经验及时报我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
湖北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在16个重点领域布局
湖北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在16个重点领域布局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刘丁维 见习记者张建林)近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支持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9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相关情况。 会上获悉,未来5年,全省将重点支持在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北斗、智能建造、智慧农业、智慧家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康养、智慧城市、智慧两江、智慧交通、智慧文旅、区块链、智能网络安全、智慧公共安全等16个重点领域布局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力争通过5年努力,我省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多点突破。积极发挥武汉试验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省培育有影响力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布局建设100个左右技术创新示范工程,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6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6000亿元。 目前,省科技厅制定出台了《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技术创新工作方案》,将协调相关高校、院所及企业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谋划建立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示范工程项目库和创新产品库,加快部署一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 在武汉市推进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中,武汉将加快5G通信网络部署,在今年年底实现中心城区5G全域覆盖。在重点应用场景加速构建上,武汉开通了全国首条自动驾驶示范专线、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发放了全球首张自动驾驶商用牌照,成立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 武汉是五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是工信部首批5G规模试验网五大试点城市,也是三大电信运营商全部取得5G试点资格的城市。目前,武汉5G商用规模和速度中部第一,5G基站数量全国第三,固定宽带下载速率全国第五,全域实现光纤光缆通达。 作为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承载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将创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培养基地。计划到2023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到2030年,初步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
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成立 将推动人工智能进课堂
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成立 将推动人工智能进课堂 9月27日,“童创未来”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颁奖典礼暨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成立大会在中福会少年宫举行。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延安初级中学、一师附小、卢湾一中心等15所学校成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学校”。上海民办位育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愚一小学等25所学校成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 据悉,“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是以“人工智能+教育”助力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联盟由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市电化教育馆、上海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AI创新教育合作体,旨在通过跨界融合,将优质资源共享,为学校搭建一个AI教育的平台,推进智能互联教育在校内外的发展,勾勒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蓝图,洞见智能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融合方向。 联盟成立后,将积极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科学教育,推动联盟学校之间的交流,推广人工智能课程进入校园,通过联盟举办的公平公正的活动平台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助力学生个性成长,为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传播撒种,无论联盟成员里的学校、校外教育单位还是企业,未来都将不断前行,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为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出策出力。 颁奖典礼上,嘉宾们为获奖选手颁发了“童创未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上海选拔赛及全国总决赛的获奖证书。这些选手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方面崭露头角,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崇尚科学、锐意创新的道德品质与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本次活动由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上海市电化教育馆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何积丰先生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基础学科教学的智能化》的演讲,为人工智能在基础教育中的推进提供了依据。
-
朱松纯受聘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将「推动北大、清华等各兄弟院校精诚合作」
朱松纯受聘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将「推动北大、清华等各兄弟院校精诚合作」 9 月 24 日,据北京大学新闻网消息,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者、前 UCLA 教授朱松纯已正式受聘担任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认证信息为「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在读」的知乎用户「Beaskue」表示,在北京大学校内人员查询系统中,已经可以查到朱松纯教授的在职信息。 此前,有知乎热帖中提到,清华大学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发布朱松纯拟加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任职教研系列教授相关公示,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内容已被删除)。后经机器之心求证,朱松纯教授回国后将筹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Beijing Institute for Gener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担任院长一职。同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就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合作,并共同建设。 根据北京大学新闻网 24 日报道,朱松纯对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介绍了对人工智能学科规划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设想: 朱松纯表示,自己与北大、清华的相关学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很多朋友和合作伙伴。近一段时间来,自己又深入考察了解了北大、清华等高校的情况。 在北大,他与多个研究方向的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北大的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有着很深厚的积淀,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氛围很好,这为下一步的大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他还深入了解了北大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状况,与包括王博副校长、楼宇烈先生在内的知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进行了跨学科的探讨、对话,受到了很大启发。 他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哲学层面的思考,文理医工等学科应该进行充分的交叉融合,而北大在这些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土壤和学术环境,因此,坚定了自己在北大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信心。 他提出,要充分发挥北大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交叉领域的研究,将研究院办出北大特色、作出独特贡献。他将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老师们团结奋斗,全力以赴投身关键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培养更多国家需要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争取取得更多突破性、原创性的成果。 据机器之心了解,朱松纯教授的后续工作将以 BigAI 筹建为主,同时也将推动北大、清华等高校共同参与、支持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建设。之前网传北大「截胡」或胜出为不实信息。 顶级 AI 学者朱松纯 朱松纯教授是全球著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统计与应用数学家、人工智能专家,任 UCLA 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教授,计算机视觉、认知、学习与自主机器人中心主任,是华人 AI 领域的顶级学者。 朱松纯教授 1991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1992 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师从于国际数学大师大卫 · 孟弗德教授(菲尔兹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1996 年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他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 300 余篇,获得多个国际学术奖项,如三次问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马尔奖、获得国际认知科学学会颁发的认知建模奖等等。 朱松纯教授在 1990 年代率先将概率统计建模与随机计算方法引入计算机视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图像与视频的结构化解译的框架、数理模型和统计算法,发展了广义模式理论 (General Pattern Theory)。在认知科学领域,如视觉常识推理、场景理解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自 2010 年以来,朱松纯两次担任美国视觉、认知科学、AI 领域跨学科合作项目 MURI 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朱松纯教授在科研方面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选题和方法独树一帜,长期致力于构建计算机视觉、认知科学乃至人工智能科学的统一数理框架。 北大 AI 研究院:建成仅一年多,不断招揽顶级 AI 学者 北京大学是最早开展人工智能研究的大学之一,1988 年成立了人工智能领域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2002 年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7 年最早建成本、硕、博完整的培养体系。 为了统筹全校相关资源建设世界一流智能学科、服务国家人工智能重大战略、培养智能学科一流人才,2019 年 4 月 27 日,北京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并成为学校直属的独立实体机构。中科院院士、北大副校长黄如担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首任院长。 在成立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不断引进人工智能顶级学者。 2020 年 8 月 11 日,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微软公司前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到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就研究院的发展和工作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受聘为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大校长郝平向沈向洋颁发聘书。图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作为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研究学者,此次朱松纯教授加盟北大人工智能研究院,不仅会对北大人工智能学科和整个新工科建设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也必将极大地促进北大与相关兄弟高校的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