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人通生态云平台

河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咨询热线

400-6908-558

在线学习
153 人
云校学校
220 所
云校老师
158 人
云校学生
451 人
云校家长
51 人

立即报名

您的位置:bitop交易所 > 学习天地 >

编程猫发布编程学习报告:少儿编程教育拐点或即将到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外的少儿编程教育如火如荼,国内却悄无声息,直到2018开发者元年的到来,这个拐点终于到来了。从2014年、2015年仅有个别少儿编程项目的上线;到2017年少儿编程受关注度持续走高;再到2018年,少儿编程领域的创业项目越来越多,融资也越来越多。根据《中国少儿编程行业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0月,国内少儿编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亿至40亿元,用户规模约为1550万,行业规模将在5年内达到300亿。

少儿编程迎来拐点的这一年,到底是哪些人在率先接受少儿编程教育?他们是怎么接触少儿编程这一新的技能选择?什么样的家庭更容易接受少儿编程教育?近日,少儿编程平台编程猫发布了《码农新势力的崛起——05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此份报告基于编程猫平台历时三年、基于34个省市自治区的320万学员形成的大数据,向大众清晰地展现了在少儿编程热的当下,05后当中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学编程的孩子。

编程纳入K12教学体系,不可忽视的05后编程教育

自2017年起,编程逐步纳入K12教学体系。浙江省将信息技术(包含编程)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中的一门;山东省将编程内容加入小学六年级教材;江苏省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西安市规定,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联赛中获奖可享受中考加分政策;天津市将编程纳入中考特招范围;重庆市将编程教育列入中小学必学科目……据中泰证券相关调研预测,到2026年国内编程教育覆盖人数将超过1亿。

从05后“小程序员”,看中部地区互联网势头崛起

据编程猫数据报告显示,河南学少儿编程的人数超北上广少儿编程学员总和,居全国第一;在全国05后每周学编程时长前五甲中,北上广深占四席,长沙凭借平均每周学编程4.2小时名列第二。

有相关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表示,近年来中部地区互联网势头发展迅猛。以郑州为例,前有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并率先进入国家综合试点,后有对编程教育的大力投入。

谁在学少儿编程?教师与公务员子女成学编程主力军

学少儿编程的孩子在大众眼里还是相对陌生的一个群体,编程猫《05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首次为大众描绘了这一群体的人物群像。

IT产业向来是男性从业者占绝大多数,国内外男女程序员比例均接近9:1。而据编程猫调研数据显示,少儿编程男女学员比例差距却明显缩小,接近7:3。甚至有少儿编程的女学员调侃称:“未来程序媛的数量将不可小觑。”

这份大数据报告还展示了另外一个的结果,教师与公务员子女是学编程的主力军。此次调研中,大约有22%的少儿编程学员父母中有一方是教师,15%的少儿编程学员父母中有一方是公务员。

消费升级和科技发展让兴趣加码,编程成05后新宠

05后学编程的原因,有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也有自身因素,编程猫《05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对这三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

环境方面,由于消费升级和科技发展,如今05后的课外兴趣与80、90后已大不相同。如今的05后,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原住民,出生在电子产品随处可得的年代,05后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更为先进,不仅在孩子教育上加大投入,也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编程、乐高机器人、跆拳道、滑雪、马术等成了05后新的课外兴趣选择。

家庭方面,虽然大部分父母都不懂编程,但他们依旧会因教育政策导向和时代发展需求,让孩子从小学编程。而在孩子自身方面,他们的选择则更为纯粹,90%的少儿编程学员是因兴趣学编程,而非为了满足父母或他人的期待。

少儿在线学编程费用远低于在线学英语

很多人认为,学编程是高知、高收入家庭的专利,但此份大数据报告却显示少儿在线学编程的费用远低于在线学英语。据统计,73%的家长表示每年会花1万元以上用于孩子的在线英语教育。而超90%学编程的孩子每年在编程教育上的花费不足1万,其中27%的少儿编程学员是利用一些发展成熟的在线编程平台自学,完全零花费学编程;70%的学员每年在学编程上花费控制在5000元以内。

此份《05后编程学习情况扫描报告》还显示,当前中国K12编程教育覆盖率仅为1%,美国为68%,美国学编程的中小学生是中国的68倍。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早已将编程纳入基础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各省市的学校都在大力推广编程教育,少儿编程成为教育领域的投资新风口,也是源于我国对人工智能人才的渴求。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透露,“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中国目前有33个人工智能学院,按照每年培养1万应届毕业生计算,还要500年才能填补人工智能的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