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又到“金九銀十”的就業季,月前第三方專業機構麥可思發布了《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畢業半年後(2019屆)、三年後(2016屆)和五年後(2014屆)的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進行分析研究。
信息化高新産業備受青睐
據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5440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本科生起薪漲幅為23.6%;高職畢業生平均月收入為4295元,剔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影響外,與2015屆相比,五年來高職生起薪漲幅為15.7%。
而其中無論本科或高職計算機類都處于較高薪資行列,2019屆本科該類專業畢業生為6858元,2019屆高職該類專業畢業生為4883元,這毫無疑問得益于近年來,電商産業與互聯網蓬勃發展,創造了巨大的崗位需求。

高職綠牌專業包括:鐵道機車、鐵道工程技術、社會體育、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技術、移動互聯應用技術、發電廠及電力系統、物聯網應用技術。顯而易見信息化高新技術産業逐步成為綠牌專業的主力軍。
人工智能産業細分推動就業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失業率有所上升,國内疫情全面穩定後,也迎來一波就業高峰期,今年的畢業季與就業季,衆多大型互聯網企業擴大了秋招的規模。
以BBA為首各大型互聯網企業,都一定程度進行了擴招,其中:百度規模較往年擴大40%,其中不乏人工智能、智能生活、自動駕駛、直播、視頻等熱門方向職位;騰訊總招聘量預計較去年提升42%,還特别面向2021年應屆畢業生開放5000個崗位;阿裡巴巴秋招計劃人數是去年同期的1.5倍。
但鑒于今年大學畢業生達到874萬創曆史新高,且除了今明兩屆求職競争外,也不乏往屆生需求更好的就業機會,相信想找到一個好的崗位更是難上加難。

這些新興職業相較于傳統職業,在本次秋招中就顯得沒有那麼難,一方面是新興職業人才需求巨大,專業人才少;另一方面是新技術行業後可能存在一個“藍海”各大型企業都較為看重,相信在這兩大原因的驅動下,人工智能領域将逐步職業化細分,将推動行業的發展、創造更多優質崗位、拉動大學生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