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新汇智,竞促发展”,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即将开赛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信通院云大所人工智能部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办公室主任,同时也是本次赛事执行委员副主任的石霖为大家介绍赛事详情。根据石霖的介绍,与如今市面上各类名目繁多的人工智能大赛相比,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大赛有以下几个亮点: 二是强实力:重量级专家委员会齐聚一堂。大赛专家委、组委会邀请到包括潘云鹤、倪光南院士在内的学术大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确保本次竞赛评审活动的公正、公开、公平。 四是高难度:四大任务挑战热点、难点。本次大赛囊括了当前互联网多媒体领域中的一些技术热点、难点和前沿创新方向,设置了多媒体信息鉴伪、音频信息检索、行为识别和OCR识别4个大类。其中专门设立的多媒体信息鉴伪专题,涵盖音视频深度伪造内容的检测,就是为了应对深度伪造技术带来的潜在威胁,这也是目前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赛事组委会希望能够在竞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交流与灵感的有效碰撞。
-
第一届全国智能无人艇搜救大赛在大连开幕
随着人工智能、数字通信和电子传感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成为推动智能船舶与现代航运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抢抓技术发展机遇,整合海洋智能装备领域科技研发与产业应用等方面的资源,培育和推广智能无人艇研发成果,10月30日,由中国航海学会、大连市人民政府主办,大连市科学技术局、大连海事大学承办的“全国智能无人艇搜救大赛暨智能无人艇技术高峰论坛”在大连开幕。 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志宏、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王小勇主持。 张志宏在致辞中表示,大连因海而生、依海而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辽宁、大连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方向,紧紧抓住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的赋能作用,加快构建新型海洋产业体系。本次大赛是人工智能领域里的一次创新应用,也是我国智能无人艇领域的一次产业实践。我们将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围绕智能无人艇等海洋装备自动化关键技术开展协同创新,全力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无人艇及水上搜救设计、研发和产业化孵化基地,希望本次大赛能够立足大连繁荣发展,不断扩大大连的产业辐射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才聚焦力。 何建中在致辞中表示,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航运要素深度融合,催生了智能航运这一新业态,智能船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对传统的船舶与航运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次大赛以智能无人艇搜救为主题,与航运安全这一现代化航运业的核心议题高度契合。他围绕智能化提升航运现代化水平、5G技术催生航运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航运业转型发展三方面分享了对智能航运的看法。他表示,中国航海学会将致力于打造“产、学、研、政”四位一体,构建协同、开放、共享、融合的深度学习平台,竭诚为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提供服务,在数字经济的海洋中,驾驶智能航行巨轮朝着交通强国目标,勇立潮头,当好先行。 郑少南在致辞中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海洋科技和人工智能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本次大赛,是抢抓创新机遇、抢占前沿高地的一次重要实践,是加强高校学生对海洋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推动校企校地多方联动共建、产学研多维融合创新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大赛的召开将对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涉海科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大连海事大学始终坚持把“创新”置于学校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涉海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
真人VS会打掼蛋的人工智能!谁能取胜?中国人工智能掼蛋大赛周五开赛
本次掼蛋比赛的参赛人工智能程序使用PYTHON语言进行开发,这种语言具有简洁、高效的特征,被广泛用于人工智能及神经网络方面的开发。在比赛的初赛环节,吸引了来自50余所高校、7家企业的154支参赛队伍参加。参赛队伍捉对厮杀,获得前32名的队伍可以参与与真人的对战环节。赛事主办方、来自洪泽掼蛋协会的颜德军告诉记者,掼蛋高手们一听说有人工智能要来参赛,纷纷争相报名,体验这种前所未有的比赛方式。 “举办首届‘中国人工智能掼蛋大赛’的主要目的,一是借助人们喜闻乐见的‘掼蛋游戏’,向社会普及人工智能知识;二是通过‘掼蛋’算法大赛,发掘算法精英人才,推动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和应用;三是通过‘掼蛋’算法大赛,进一步扩大淮安的影响力,带动当地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江苏省人工智能协会秘书长房伟说。
-
初中生练成无人机编程高手
10月20日下午,武汉鲁巷中学运动场上,随着一群初中生在电脑上操控,4架无人机在空中起舞,一会儿呈直线排列,一会儿呈方队环绕,时而垂直升降,时而空中翻滚……这是该校信息学(编程技术)兴趣社团的同学们,在测试他们自编的无人机飞行程序。在刚刚进行的2020年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电脑制作活动编程无人机赛项中,该校有两队共4名学生参赛。
-
世界第三,勇夺IOI金牌!这就是学编程的孩子!
第32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 2020)于 2020于9月13日-23日进行,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原本计划在新加坡举办的IOI转移到线上进行。 在本次比赛中,中国代表队四名队员全部获得金牌,其中3位并列第三,1位位列第七,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其中毕业于镇海中学的罗煜翔以总分592.62分(满分600分),世界第三的优异成绩获得国际金牌。 罗煜翔,被他的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罗大神”。 家人同学迎接比赛归来的罗煜翔 “罗大神”是一位“双科”国家队集训队员。 早在2018年11月,还在上高一的罗煜翔便参加第34届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获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名单。时隔半年,这位大神又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杀入国家集训队。 在2019年第一次入选数学国家集训队时,罗煜翔就已经被保送了北大数学系。2020年,他正式被北京大学“数学英才班”录取。 他是一个缜密、坚韧、细腻的学生。对自己认定的事情他会很执着地去做,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会想办法去克服。另外他很注重细节,任何一场大赛都是由一场场小赛组成的,他的细腻就在每一场小赛中体现出来。——罗煜翔的指导老师符水波 不仅是罗煜翔,其他三名获得金牌的小少年也早已保送北大或者清华了。 小乐不得不佩服这些小少年们,当同龄人还在奋战高考时,他们就已经迈入了另一个平台。 助力升学 我们在感叹之余,也要知道这些参加信息学奥赛的孩子们,都是从小开始学习编程,从小打好基础才能够在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并以此得到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国内顶尖高校的保送或降分录取。 家长们熟知的中学五大学科竞赛,即数学、物理、信息学、化学、生物。其中数学、物理等知名度较高,但学习的孩子也很多,竞争较大。但信奥赛的参赛人数比其他学科少,竞争压力相对也较小。 为何不试试让孩子还没有过多升学压力的时候让ta先接触学习少儿编程呢? 如果孩子对编程感兴趣且有天赋,那么家长无疑为孩子找到了一条助力孩子升学的好途径,哪怕不能参加竞赛,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是大有益处的。 提升能力 我们总说学习编程的孩子其他学科也能学得好,这是因为编程是最容易和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科目。尤其是编程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孩子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是一门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角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学科。它的特性决定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如: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微分积分、变量、函数等等。 许多学生基本都是死记硬背数学公式和概念,解题的时候更多是生搬硬套,没有理解出题意图。 但编程就不一样了,孩子们用编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直观、具象化演绎,会从原理和本质上把理解数学概念,这和死记硬背的效果完全不同。 所以,不管是出于孩子升学的考虑,还是想要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提前了解编程、学习编程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