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人通生态云平台

河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12月28日 星期六

咨询热线

400-6908-558

在线学习
153 人
云校学校
220 所
云校老师
158 人
云校学生
451 人
云校家长
51 人

立即报名

平台动态

Platform Dynamics

您的位置:bitop交易所 > 平台动态 > 新闻详情

国务院:全国中小学全面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国务院下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人工智能作为目前最大的发展战略,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导权。我们也必须以人工智能提升国防实力,保障和维护国家安全。

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动员一切资源,抢占先机,协同发力,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三:通过壮大智能产业、培育智能经济,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经济繁荣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

四:到2020年,我们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务必要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500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万亿。

五:到2025年,我们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务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4000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5万亿。

六:到2030年,我们人工智能务必要占据全球人工智能制高点。实现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万亿,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万亿。

七: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在我国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尽快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增加相关博士,硕士招生培育。

不可思议!


到2030年,占据全球人工智能制高点;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经济繁荣创造新的增长周期;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教育从娃娃抓起,小中大学相关课程全面推进。

不得不说,我们的制度优势在这次历史关口面前,被发挥到了极致。为了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弯道超车,这绝对使出了我们的举国之力。

人工智能,大国不得不参与的军事竞备

那国家为什么要在人工智能上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呢?

当然,除了经济问题,最重要的一定是未来生存权的问题。

社会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话:谁能引领人工智能,谁就掌控了人类的未来!

在今年6月份,马云曾放言:“回望历史,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先后引发了一战和二战,人工智能可能会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绝非空穴来风,这就是人的本性,当某国或几国联盟在军事上产生绝对优势后,往往剩下的就是对落后国家的想打就打,想杀就杀。

比如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在英国,英国军事碾压了全球后,几乎殖民了大半个地球,对于不太顺眼的印第安人,不假思索就采取了种族灭绝。

未来,一旦某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一骑绝尘,能轻易的碾压全球,可以预估,一场掠夺和灭族战争可能随即爆发。

就在上周日,《卫报》报道称,来自26个国家,包括马斯克等的116位人工智能创始人,像联合国递交了一封建议信,希望后者能禁止'致命性自动化武器(LAWS)'的部署。

而这里的'致命性自动化武器(LAWS)'不是指具体某一种武器。按照其定义,就是机器人在没有人为操作下,自动筛选和攻击目标。

但这种禁止有用吗?这就是一场全球的军事竞备,就像核武一样,你明明知道它危害巨大,但不得不参与其中。

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将全面超越人类

目前来说,人工智能正在朝着我们可预料和不可预料的方向飞速发展。

未来学家Kurzweil曾表示,当我们用1000美元购买的电脑产品,能达到人脑的计算速度时,人工智能时代将全面来临。

我们在1985年的时候,1000美元能买到的人脑计算速度还是万亿分之一;到1995年,十亿分之一;2005年时百万分之一;而2015年已经是千分之一。

马斯克也曾预言:“一旦人工智能达到一个临界值,即达到相当于人类中最聪明、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智力水平时,那么它将在极短的时间内超过人类智力的总和。”

早前扎克伯格也预言过,人工智能将在听、说、读、写等核心感知力上5-10年内超越人类。

孙正义则认为,人脑中有300亿个神经元,当芯片的晶体管数量超过300亿时,新时代即将到来,这个时间或许是2018年。

而在不久前,Facebook的实验室竟然爆出两个人工智能,在用人类所无法理解的语言,成功地进行交流。

在我们毫无察觉的世界里,人工智能正在读取我们的天量数据,日夜不息地自我迭代进化。

我们人类用了几百万年才进化来的人脑正在各个领域被人工智能轻易击败。

太快了!一切都太快了,按照全球推进的速度,或许过不了几年,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AI世界。

全面智能化!我们或将无工可打

在这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不难看出,几乎所有的商业都加上了智能两个字。

比如: 智能制造; 智能农业; 智能物流; 智能金融; 智能商务; 智能家居等等。

在这一个个智能的背后,不仅代表着产业的重大变革,同时也预示着我们更多的人未来或将无工可打。

前段时间曝光的秦皇岛的智能水饺厂,如今整个车间空空如也,机器代替了人工,可以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

让我们来看一下更震撼的视频:

不仅是工厂车间的劳动力被替代,未来随着智能金融的普及,连投资分析师也将面临失业。

目前,银行的审计员基本已经被人工智能取代,智能投顾比分析师更理性,计算结果更精准。

牛津的学者就指出,未来十年,随着AI变得足够聪明,或将消灭全球40%以上的职业。

而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在2016WISE大会上表示,未来十年,世界上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马云也曾说,未来三十年,我们或将无工可打,无商可务。很多人会很倒霉。

是的,这些人工智能模仿我们思考,模仿我们去感知,能24小时不断自我学习,从来不知疲倦为何物,一旦他们逐渐完善,我们人类就只能被无情的替代。

新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近,我们根本无力阻止,与其坐以待毙,咱们不如紧跟人工智能环境下的新机遇,随风起舞。

人工智能教育学校如何应对?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要求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其实,在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就曾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2017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加强人工智能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们对这种新生事物加强了解,培养一种亲近感。

第一,要培养孩子们的意识、观念,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并且积极的参与进来。

第二,要给有特殊兴趣与能力的孩子们相应的帮助,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比一般的孩子更有潜力。我们要排除‘只考试,不参与’的想法,尽可能让有潜力的孩子得到适当的发展。”

未来已来!在这种趋势下,如果孩子们的教育跟不上时代,那未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如此看来,全面智能教育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