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编程这个工作,可以肯定我会干上一辈子
我的程序人生路 当我学了一点电脑知识后,就发现电脑将是我人生的最爱。读书时,我不是特别会搞关系的人,同学关系说不上差,也好不到那里去。我是八七年上的大学,我们大一下学期才有专业课。当我有资格上机的时候,发现电脑世界太美妙,就一头扎进去。当时用的是 Motorola 68000 (相当于 Intel 8088), 540K 的内存,运行的 UNIX 操作系统,八个人一起用。 大学毕业后,分到研究所,不太适应研究所的气氛。调槽到金山软件公司,开始了职业程序员的生涯。后来成了北京金山软件公司的经理,但我还是一名程序员。 雷军 我刚接触电脑就发现电脑的妙处,电脑远没有人那么复杂。如果你的程序写得好,你就可以和电脑处好关系,就可以指挥电脑干你想干的事。 电脑里的世界很大,编程人是活在自己想象的王国里。你可以想象到电脑里细微到每一个字节、每一个比特位的东西。 不少人认为程序员最多干到三十五岁就可以收山换环境了,脑子也差不多该歇歇了,体力也不支了。并认为写程序是年轻人的事情,到了一定岁数,估计没什么人再当程序员了。 一切搞掂的时候,也许就是三十五岁。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用选择程序人生的道路。 刚毕业的时候,编程不仅仅是爱好,而且也成了一辈子的工作。整天不知道写些什么东西,觉得特别没劲,找不到感觉,特别灰心。后来,才明白,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程序才会有意识。 --- 高级程序员不是追求的目标 --- 一个人只要有韧性和灵性,有机会接触并学习电脑的编程技术,就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程序员。刚开始写程序,这时候学得多的人写的好,到了后来,大家都上了一个层次,谁写的好只取决于这个人是否细心、有韧性、有灵性。掌握多一点或少一点,很快就能补上。成为一个高级程序员并不是件困难的事。 --- 编程不仅仅是技术,还是艺术 --- 我们换个工种来看,石匠应该是熟练工种,属于工人,更艺术似乎沾不上边。但正是这些石匠,给我们留下多少文物古迹,如乐山大佛、莫高窟等等。应该说这些石匠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文化财产。 一名普通程序员接受编写某一模块的任务后,往往只是写代码,发挥的余地很小。在大项目中,很多程序员只能了解到和自己所编模块相关的很局部的细节,另外还受到开发环境的限制,真的很难体会到自己在从事"艺术"创造,更多的时候是感到自己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有的时候还担心自己苦苦参与的这个项目究竟有没有意义,是不是在同类产品中有竞争力,会不会开发出来以后就因为硬件的发展,操作系统的换代而过时... 编程是技术活,才有可能大规模进行,才会有软件工程。也正是编程是艺术,才会有如此多的好产品。 雷军
-
人工智能,未来可期
人工智能,未来可期 一、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 二、5G 技术将带动视觉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 三、视觉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多行业产业链的重构 四、无人零售店应用视觉人工智能让零售更智能 在智能家居领域,视觉人工智能有助于提升人与智能家居产品的交互体验,是以住宅为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由智能硬件、智能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构成的一个家居生态圈,实现人远程控制设备、设备间互联互通、设备自我学习等功能,并通过收集、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生活服务,使家居生活更加安全、舒适、节能、便捷。 随着互联网浪潮兴起,数据储量急剧增加,而深度学习算法的出现恰好能够将数据集归纳出逻辑,实现精准的物体识别和场景识别。GPU 和 AI 专用芯片的出现突破了传统 CPU 的算力瓶颈,数据运算速度和处理规模爆发性增长,从而为大数据的分析提供硬件上的支撑。视觉人工智能产业由技术驱动,而技术的核心在于数据、算力和算法三个方面。在这三方面并行驱动下,世界视觉人工智能产业得以迅速发展。2019年中国视觉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左右,较 2018 年增长 145.68%。
-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终生学习?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终生学习? 8月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五部门印发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指南中提出了具体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思路、建设内容。指南中也提到了智能教育领域:“规范在新型教育体系中的教学、管理等全流程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这里有几个核心词:以学习者为中心、精准推送、定制化。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变化,消除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突破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方便学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第二,如何运用技术提升自己而不是被技术所绑架?比如说今天的有个常用的词叫“刷屏”,阅读者好几个小时刷过去了,并没有吸收到有价值的内容。 因此,智能技术一方面带来了学习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对有效学习、深入学习、信息筛选、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 1,重新定义人类的智能。学习是智能的基础,人类终身必须坚持。人类智能是一种交织型智能,智商只是智能的衡量标准之一。 3,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终生学习?把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心智的记录仪,借助人工智能来处理海量的数据,实现个性化的学习。 《智能学习的未来》指出,人类胜过人工智能的地方,也就是我们要注重发展的地方,比如处理数据上,人工智能击败人类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谈到辩论、给出理由解释,人类却能把人工智能打得一败涂地。201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9届大使人工智能圆桌会议上,演讲人举了一个例子,清晰地阐明了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的区别。演讲人讲了这样一句话:“妈妈,丹尼在学校打了我,所以我也打了他,但是老师只看到了我打他,所以他惩罚了我。这不公平。”这句话小孩子都能听懂,但是人工智能却无法理解。 人类的智能不仅包括对世界的认知,还包括自我认知,理解和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能够根据情境调整情绪,不断发展自我效能感,成为终生学习者。《智能学习的未来》作者之一罗斯玛丽·卢金是国际AI教育学会会长,她认为:“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最大启发就是人工智能无时无刻都在不断学习,永不厌倦,这就意味着它们总是在不断改进,所以教育体系正确的路径和方向就是让人类比人工智能更善于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铸就成功和智能的基石。如果我们善于学习,世界就将任我们驰骋,人类也将不断取得进步。”
-
少儿编程的教学目标和两个阶段是什么?
编程作为一种工具,是为了让孩子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更加主动、高效的学习。所以任何脱离了这个目标的编程教学,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欠缺的。我觉得对待编程学习,应该有的态度是:编程教学最终的目标应该聚焦在如何通过编程的方式去帮助学生表达创意,而不是聚焦在教会学生编程的基本技巧。 这个观点似乎有点老生常谈,但我认为从心里面真正理解这条教学目标非常重要,因为这条“纲”指引着课程的设计方向。 “学”即编程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个阶段最终的目标是帮助孩子掌握编程的基本技巧。以Scratch的学习为例,一些小游戏的设计、Makey Makey音乐的创作、Minecraft的结合等等,大多数孩子都很感兴趣,都可以纳入进来。但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觉得“编程有意义”,所以孩子课本上学到的、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是比较合适的主题,而且学习这样的主题也更容易引起共鸣。 另外,诸如Minecraft等游戏都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与其单纯地让他们沉迷于这些游戏中,不如通过编程的方式对这些游戏进行再创作,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认为第二个阶段更重要的在于“启”,即以发布小专题或者项目的形式启发学生主动的观察现象、应用编程。这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包括其他知识的学习报告、程序的实现、改进的方案等。 “学”和“启”,更重要的在于“启”,正如Logo语言之父、构造主义(Constructionism)学习理论的提出者--西蒙·派珀特(Seymour Papert)教授指出,我们只需要为孩子营造出可以学习的环境,孩子总能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学到很多知识。
-
少儿编程是否值得大力提倡
少儿编程好不好!好,太好了。不是小好,是大好! 这实际上就是项目学习了。通过项目学习,学生可以分析用户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任务划分、通盘考虑权衡取舍等等。 而且相对来说,编程更为有趣。做出来的成果令人有成就感,这是题海战术根本比不了的。 但是! 但还不得不说。 分数至上的教育体系中,一切与分数无关的东西注定无法搞起来。市场上太多幼儿编程培训机构了。怎么说这些机构呢?固然有些机构怀着理想主义,想搞出中国少儿编程的一片天地。但是,更多的人就是想着捞钱。既然学生主要时间要去搞题海战术,那么少儿的编程水平就注定不可能有实质性提高。所以这些机构很有割韭菜之嫌。 我国国情就是这么复杂,很多时候你明知道这事非常好。但是,这事就是做不好,甚至做歪了。